陕北游击支队 1931年9月,由山西进入陕北 的晋西游击队改编,有队伍300余人。阎红彦任大队长,杨重远任政委。同年10月,陕北游击支队进入陕甘边界的南梁地区,与刘志丹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会合,1932年1月,两支部队整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。
陕北游击队第4支队 1933年12月下旬,在吴堡县樊家圪坨村成立吴堡抗日义勇队,共14人2支枪。15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4支队,辖两个分队,共21人8支枪。5月,发展为60多人50多支枪。1935年3月,50多人在吴堡编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第5团。1935年5月,编入陕北红军游击队2、5纵队。
陕北游击队第5支队 1933年4月成立于绥德县王家沟村,初名王家沟游击队。1934年4月下旬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5支队,有40多有,编两个分队。1935年5月,编入陕北红军游击队2、5纵队。9月又成立新5支队。1936年1月,新5支队与其他游击队改为抗日10支队。
陕北游击队第6支队 1934年5月成立于葭县刘家 ,有60多人20多支枪。1935年2月,编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第5团,又成立新6支队,1935年5月编入陕北游击队2、5纵队。
陕北游击队第7支队 1935年6月中旬,中共府谷县委组建了清水乡青春峁煤窑武装游击队,9月上旬在木瓜村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7支队,有60多人60多支枪,马10多匹。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第3团骑兵连,又成立新7支队,共有20多人10多支枪。1935年8月被驻府谷国民党部队打散。
陕北游击队第8支队 1934年7月25日成立于安定县西北区李家川,共10多人。9月17日,编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第1团。在安定县梨树台(时为苏区政权赤源县三区)又成立新8支队,共50多人20多支枪。后发展为100余人50多支枪,活动在横山、靖边、安定3县交界地带。1935年3月编入陕北游击队第3纵队。
陕北游击队第9支队 1934年9月成立于延川,共30多人20多支枪。
陕北游击队第10支队 1934年10月成立于安定县杨滴哨村(时属苏区赤源县三区)共有30多人20多支枪。主要活动在大理河一带。1935年3月,编入陕北红军第1纵队。
稿件来源:榆林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
责任编辑:admin
上一篇:“交农运动”和反厘局斗争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